“委曲求全”的智慧之道

文:源馨

“委曲求全”是懦弱还是仁义?其实真正的来源才是此成语的真貌,而且自然展现着神的安排和对人类的慈悲,令人内心豁然开朗。

据《老子•第二二章》记载:“曲则全,枉则正;洼则盈,弊则新;少则得,多则或。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仗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惟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古之所谓“曲则全”,岂虚语?故成全而归之。”

说的是“委曲反能保全,屈就反能伸展,低洼才能注水,东西旧了才能换新的;少取反能多得,贪多就会迷惑。所以,圣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。不坚持己见,才能看的分明;不自以为是,才能是非彰显;不自我夸耀,才能凡事易成;不骄傲自矜,才能长久。正因为不跟人争,所以天下没有人和他争。古人所说的“委曲可以保全”,怎么会是空话呢?这是真实能够达到的。后来,从这里演变出“委曲求全”这句成语。

看似“曲则全,枉则正;洼则盈,弊则新;少则得,多则或”如此明白的事物变化规律,为什么说非圣人很难坚守呢?当读到“夫惟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”时才意识到,天下人群皆为名利,如何做到不争?又怎能维护“不以为是、不自我夸耀、不骄傲自矜”的德行呢?因为这些正是得取名利之后潜藏的情感,无意识就会有所体现,并且污染心,就更无法实现事物往好的方向变通发展的规律了!而唯有圣人是不被名利所扰的,他们在完备自身德行的同时,故能守大道运行规律,不断同化宇宙特性。相对而言,那些高境界的自然展现才更真实,也才会善化内心,使大众受益。

毕竟人来世是为了返还神性真我,如若把动物界的“丛林法则”套用在人类,争斗与奸诈势必会阻隔唯人类特有的先天本性,无法与自然大道相通,那样在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中背道而驰,又会有什么东西是生命还能够守住的呢?观现今那些背离自然,不规律的异象,是否也正体现了大众人群的内心?所以如何才能真正保全我们的生命,也许真该是当下智慧人类应权衡和思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