聪明不是大智慧

文:张元之

从古到今,人们都喜欢自己的孩子“聪明伶俐”,认为聪明才会有出息、聪明才会不被欺负,却不知聪明并非是智慧。

古代名著《红楼梦》中,公认非常聪明的王熙凤却“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误了卿卿性命。”王熙凤就是死在自己的聪明上。当然王熙凤也并非只有小聪明,也有明白的时候,比如她请最没有权势的刘姥姥给自己的孩子起名,在当时算是一个奇闻了吧!不可思议的是,最后救王熙凤女儿出火坑的竟也是这位刘姥姥,一报还一报。

有句谚语叫: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”看上去你失去了什么东西,可是从另一方面看发现又成了好事。这就是涉及到一个重要的话题——得失。人有时考虑问题,只想着怎么得,却想不到上天是公平的,你在这方面得到了,在另一方面会失去,如果过份地强调得而伤害了别人,会失去更多;反之也是如此。

关于得失的问题,古籍的记载更为精采。据《摭言》记载:唐朝有个人叫孙泰,山阳人,师从皇甫颖,操守有古代贤人的风格。孙泰的妻子就是他姨的女儿,据说他姨临死时把两个女儿托付给他说:“我的大女儿坏了一只眼睛,你可以娶她妹妹为媳妇。”等他姨死了,泰就娶了姨的大女儿。他说:“她是个残疾人,不嫁给我嫁给谁合适呢?”大家都很佩服孙泰讲义气。

有一次孙泰在城里的集市上,买了一个旧铁灯台。回来擦洗,发现是银的,孙泰于是让人送还。中和年间,孙泰打算把家搬到义兴,便买了一所别墅,用了大约二百千缗钱,先付了一半的定金。两个月后,孙泰回来把船靠在别墅前,又把另一半钱也付给了卖房子的人,让他们搬出去。这时他看见一个老年妇人在哭泣,孙泰问她为什么哭。妇人说:“我在这里为公婆尽了孝,但是子孙不争气,把房子卖了,所以才这样悲伤。”孙泰怅然失意了好半天,然后对她说:“我刚接到京城来的信,经提升到别的地方当官,所以不能住在这里了,这所住房还是让你儿子掌管吧!”说完,解开船缆就走了,再也没回来。后来孙泰的儿子孙展,进士及第,入梁为省郎。

老子有“大智若愚”的说法。真正有智慧的人有时看上去像是愚笨的。孙泰的所为看上去是愚笨的,然而孙泰的子孙都官居高位,这难道不是他积阴德的结果吗?

聪明有时不是智慧,而是愚蠢。把聪明灵活的头脑用在行善上,才是大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