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下廉吏第一”——于成龙

文/史鉴

清朝名臣于成龙(1617年─1684年)当罗城县令时,战乱后县中居民才六家,遍地榛莽,没有城郭,没有官邸。于成龙却用感人肺腑的精诚坚持下来,安抚残余百姓,捕治盗贼,宽免徭役,建立学校、养老院,依次施行兴利除弊的措施,为官七年,县中大治。百姓都把钱粮亲手交到于成龙手中,有的百姓在案几上偷偷留下几文钱,于成龙问为什么,百姓说:“老爷不收火耗,不谋衣食,难道连酒也不买吗?”于成龙被百姓心意感动,留下够买一壶酒的钱,多余的让百姓拿走。

于成龙久居罗城,随从不堪环境恶劣,或者逃走,或者死去。罗城百姓更加同情于成龙,每天早晚聚集在一起向于成龙请安,一起凑钱跪着献给于成龙,说:“知道老爷清苦,我们供应一点盐米费已。”于成龙笑着谢绝说:“我一个人怎么花得了这么多钱,你们可以拿回去好好生活、孝敬父母,就等于我花了一样。”百姓怏怏地把钱拿回去。

一天,听说于成龙家里人来了,百姓大喜,纷纷跑到公庭中喊:“老爷家人来了,正好将钱拿去安家。”又进献金钱。于成龙又笑着谢绝说: “这离我家乡六千里远,他一个人带这么多钱,一路会很辛苦。”要百姓把钱拿走。百姓都跪伏在地上哭求,于成龙也泪雨滂沱,最终还是不接受。

后来于成龙升任合州知州。罗城百姓遮道呼号,说:“老爷今天走了,我们没有青天了!”追送数百里才哭着返回。唯独有一个瞎子紧跟不舍,于成龙问他为什么。瞎子说:“小民会算命,估计老爷盘缠不够,不足以千里跋涉,路上如果老爷钱花光了,我还可以算命挣钱。”于成龙被瞎子心意感动,于是不赶他走。恰逢阴雨连绵,他们被困在旅店很久,盘缠果然花光了,于成龙竟凭借瞎子一路算命才到达合州。

“于青菜”之称由来

于成龙后来在湖北担任黄州知府、江防道,一次长公子回老家,官署中偶然有只腌鸭,于成龙就劈半边给长公子路上吃。民间因此流传民谣:“于公豆腐量太狭,长公临行割半鸭”。

于成龙从江防道升任福建按察使时,客舟将发,于成龙却催促人赶快买萝卜上船,数量多达几石。旁人笑道:“萝卜不是特产,是贱物,要这么多干嘛?”于成龙说:“我沿途吃菜就靠它了!”后来于成龙从直隶巡抚升任两江总督,于成龙去南京路上,与小公子租驴车一辆,各自袖子里兜几十文钱住旅舍,未尝麻烦驿递公馆。在总督衙门,于成龙天天只吃青菜,佐以“菜把”,就是捆成一把的咸菜。江南人都叫于成龙是“于青菜”。于成龙仆人无从得茶,天天采衙门后面槐叶吃,把槐树都采秃了。于成龙儿子们冬天穿布衣或木棉袍,未曾制作一件皮袄。遇到饥年,于成龙就磨米糠杂米煮成粥,全家食之。有客人来了,于成龙也拿粥待客,说:“用这个办法,可以省下米赈济灾民。”

康熙赞于成龙“天下廉吏第一”

后来于成龙病逝于两江总督任所。前一天晚上,于成龙身体微觉不适,早上还起来坐在内堂处理公务,一会儿,闭目不出声,竟故去了。布政使等下属进入于成龙寝室检点遗物,发现两江总督于成龙被褥蚊帐破旧简陋,箱子里只有三两白银、几件旧衣服、二千文钱、五六斗糙米、几坛盐豉,布政使等相继叹息而出。于成龙一生廉洁,自己生活俭朴,也不为妻子儿女敛财,恶衣粗食,安之若素。康熙帝也极其信任于成龙,赞誉他为“天下廉吏第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