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Arnaud H.
縱觀歷史,“傳統文化”的概念其實涵蓋了一個巨細龐雜的範圍。不同的民族、國家、地區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,很多文明源遠流長,甚至可以追溯到神話時代。從整體上看,在西方各族的傳統文化中,“雙希文化”(即古希臘文化與希伯來文化的中文合稱)所流傳的範圍最廣,對後世的影響最大,因此也有人形容它們是西方傳統文明的兩條腿。
西方文化中經常提到“文藝復興”,它對近代人類思想、文學、藝術等諸多領域的影響非常深遠。而文藝復興所“復興”的就是在古希臘、古羅馬時代曾經高度成熟,卻又迥然不同於歐洲基督教文明的文化、藝術體系。當然,這一復興過程錯綜復雜,我在以前的美術史論類文章中都談到過一些相關情況,這裏就不再贅述了。而本文所涉及的內容則要追溯到古希臘、古羅馬時代,從遠古的神話談起,透過史上的層層迷霧,探尋歷史的正見。
混亂的神話
去年的新聞中出現過這麼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,世界各大媒體都有報導:中國大陸官方教育部門2018年審定出版的教科書《職業道德與法律》中,將耶穌赦免犯罪婦女的故事,竄改抹黑成耶穌用石頭打死了婦人。
該教科書引述了《新約聖經》“約翰福音”第八章裏面耶穌赦免淫婦的故事。
故事原本是這樣敘述的:“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,耶穌就直起腰來,對他們說:‘你們中間誰沒有罪,誰就先拿石頭打她!’於是他又彎著腰,用指頭在地上寫字。他們聽見這話,從老的開始,一個一個都走開了,只剩下耶穌一人和那仍然站在中間的女人。耶穌就直起腰來,對她說:‘婦人,那些人在哪裏呢?沒有任何人定你的罪嗎?’她說:‘主啊,沒有。’耶穌說:‘我也不定你的罪。去吧!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。’”(引自聖經中文譯本《和合本》約翰福音第8章)
![]() 中國大陸官方教育部門2018年審定出版的教科書《職業道德與法律》中,將耶穌赦免犯罪婦女的故事,改編成耶穌用石頭打死了婦人,圖為教科書中抹黑耶穌的內容。 |
![]() 中國大陸官方教育部門2018年審定出版的教科書《職業道德與法律》中,將耶穌赦免犯罪婦女的故事,改編成耶穌用石頭打死了婦人,圖為教科書封面及相關信息。 |
![]() 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(Hesiod)頭像。因為時代久遠,在西方美術史上曾被誤認為是古羅馬哲學家、政治家兼劇作家塞內卡(Seneca)。此雕像屬於中國大陸美術高考常見備考石膏像之一,在中國美術界可謂人盡皆知,但是數十年來卻由於其發型及相貌、表情等特點,一直被中國考生和一些美術老師想當然地誤稱為“海盜”。 |
![]() 奧地利議會大廈前的帕拉斯·雅典娜雕像(Pallas Athene Statue),建於1893 – 1902年。雕像展現了雅典娜頭戴戰盔,胸背披甲,一手持矛,一手托著勝利女神的姿態。 |
![]() 阿波羅持琴座像(Apollo seated with lyre),由斑巖和大理石制成,作於公元二世紀,現存於那不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。 |
![]() 由教宗庇護六世(Pius PP. VI)出資,1775年出土於奧特裏科利(Otricoli)的宙斯胸像。多個世紀以來,天主教會收藏了大量異教文物珍品,此胸像現存於梵蒂岡博物館。 |
![]() 法國建築師圖爾奈爾( Joseph Albert Tournaire)根據德爾斐(Delphi)的阿波羅神廟遺址所作的復原圖,繪於1894年。 |
![]() 當代希臘國立雅典學院(Academy of Athens)前的蘇格拉底雕像,作者為十九世紀雕塑家德羅西斯(Leonidas Drosis)和皮卡雷利(Attilio Picarelli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