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
緣歸大法道德升華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
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
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
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
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
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
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
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
主頁 > 五千文明 > 敬天重德

先樂後藥 德音雅樂有奇效

打印機版 | 【投稿/反饋】

文/清音

五音與五行、五臟對應圖。


元代名醫朱震亨曾明確指出“樂者,亦為藥也”。樂、藥和療三字同源,它們的甲骨文字形十分相近。

中國史料中關於音樂治療疾病的記載《呂氏春秋.古樂篇》中“昔陶唐氏之始,陰多,滯伏而湛積,水道壅塞,不行其原,民氣郁閼而滯著,筋骨瑟縮不達,故作為舞以倡導之……黃帝又命伶倫與榮將鑄十二鐘,以和五音,以施英韶。”以舞樂來調節因郁悶之氣形成的筋骨緊縮之疾。

《說苑》中記載五千年前原始部落苗父用竹管樂器為患者治療疾病的故事。唐代詩人白居易有“一聲來耳裏,萬事離心中”療疾的詩句。

音樂療疾的原理

中國古人講治病必求於本。“本”指陰陽,陰陽是宇宙中的規律,一切事物的本源,萬物的起源,也是自然界萬物生長和消亡的根本動力。

《呂氏春秋.大樂》記載:“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。生於度量,本於太一。太一出兩儀,兩儀出陰陽。……凡樂,天地之和,陰陽之調也。”可見音樂源於“太一”,由陰陽變化而來,它對應天之五行,地之五季,人之五臟。音樂是運用外在有規律的聲音秩序,來調和人體陰陽的和諧,達到陰陽平衡,順應自然的天人合一狀態。

《黃帝內經.素問》中:“天有五音,人有五臟。”古人根據五音對五臟:肝-角、心-征、脾-宮、肺-商、腎-羽,這五音之間相互影響,來調節人體五臟精氣的盛衰。

“宮商角征羽”,宮調音樂平穩柔和,對應人的脾臟;商調音樂急促清脆,對應人的肺臟;角調音樂高暢悠長,對應人的肝臟;征調音樂熱情高亢,對應人的心臟;羽調音樂淡蕩清邈,對應人的腎臟。在聆聽過程中,人的情志與曲調的節奏頻率,及五臟之間有規律的振動,就可以達到調節人的精神和通暢經絡的作用。

正和雅樂正心

春秋時期著名的音樂家師曠創作的古琴曲《陽春白雪》,據說這原來是天帝命仙子們彈奏的五弦琴的曲子,師曠聽到了之後,將其仿真記錄下來。根據古琴曲譜《神奇秘譜》的記載,《陽春》為宮調;《白雪》為商調。宮調的音樂通常比較雍容博大;商調的音樂則柔中有剛,會帶出既抒情哀婉又方正剛毅的氣質。《陽春》取春之陽以萬物知春、和風淡蕩之意,表現上天對萬物無私的恩澤布散;而《白雪》則取冬之陰以雪竹琳瑯、凜然高潔之意,表現大地的厚德承載。只有與天地同德的人才能夠演唱,所以能夠應和的人非常少。

《樂記》中記載“樂者樂也,琴瑟樂心;感物後動,審樂修德;樂以治心,血氣以平”,講述了以音樂來規範人的道德,陶冶情操而達到氣血調和。

所以,古代聖王創制禮儀和音樂,並非為了滿足口腹耳目之欲,而是蕩滌民眾心裏的邪惡與排出汙穢雜念,激發原本存於內心的善良本性,不讓世俗的欲望蒙蔽人的真實本性,從而返回為人的正道上來。因新的欲望總是伴隨著新的物質條件的出現而出現,而外物是無法充實內心的。

低靡之樂縱欲

《史記.樂書》記載:靈公去拜訪晉平公的時候,半夜時在濮水上遊聽到彈琴的聲音,就讓師涓學習這首曲子,到了晉國後,師涓彈給晉平公聽。師曠按住琴弦阻止師涓說:這是亡國之音,不可演奏下去了。這曲子是師延給紂王演奏靡靡之音,武王伐紂之後,師延向東逃跑,自己投進濮水之中,聽到這支曲子的國家實力就會削弱。

晉平公不但堅持聽下去,還命師曠彈奏比這曲子悲傷的樂曲。師曠勸說晉平公別聽悲傷曲子。晉平公執意要聽。師曠彈奏第一遍,有十六只黑天鵝聚集在回廊門前;彈奏第二遍,黑天鵝都伸長脖子大叫舒展翅膀起舞。晉平公覺得很有趣,還想聽更悲傷的曲子,命師曠再次演奏。

師曠依然勸說晉平公別聽這種曲子,晉平公認為自己年齡大了,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無所謂。師曠只好再次演奏,這時有白雲從西北天邊湧起,大風刮來伴隨著雨水降下,大風掀飛了回廊屋頂的瓦片,左右的賓客都奔走逃命。晉平公感到非常恐懼,趴在回廊屋中間。此後晉國發生了嚴重的旱災,三年寸草不生。

正和雅正的音樂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,培養高超的志向,修身養性,延年益壽;大可以治理國家,教化民眾,國泰民安,五谷豐登;而低靡情欲濃烈的亂世之音,則令人情志散亂沈淪,放縱情欲,傷身敗國。如現代搖滾樂為大噪和靡靡之音,聽了這種音樂,人就會放縱自己欲望,讓生命被欲望主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