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傳統美德之——忠孝節義(三)
打印機版 | 【投稿/反饋】 文/靜遠(接上文)
節
“節,操也”(《說文解字》),指氣節、節操等。氣節是重要的做人理念,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高尚人格,表現為堅持真理和正義,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屈服的頑強精神。信念是氣節的源泉,對真理的堅定信仰和崇高氣節既是人生的理想追求,也是社會價值取向,成為衡量人們為人處世的人格標準。孟子提出的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的氣節,成為中國古代正人君子心中恪守的一把良知尺度。東漢何晏說:“喻凡人處治世,亦能自修整,與君子同。在濁世,然後知君子之正,不茍容也。”
孔子一生無論做什麼事,都是堅持原則、矢志不渝的,他倡導“遵天道,循綱常,行仁政”、“盡人事而聽天命”。他認為君子的意志不僅是無所畏懼的勇敢,而且有承擔重任的堅毅,“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裏之命,臨大節而不可奪也”,除邪扶正,濟世安民,一切行為以能彰顯倫理道德及作為人民表率為目標,是道義的實踐者和克己的典範,是承擔社會教化的中堅力量。
孔子率領學生周遊列國弘道時曾幾次被困,一次,在陳、蔡兩地之間沒有了糧食,面對困境,孔子仍“講誦弦歌不衰”。這時微風送來了陣陣的清香,孔子循香味而行,在幽谷的深處發現了一片蘭花,仙姿清韻,端莊素雅,生長在這裏,不為人所知,不為人所贊,卻默默的芳香四溢。孔子對學生們說:“芝蘭生於深林,不以無人而不芳,君子修道立德,不謂窮困而改節。”然後作《倚蘭操》並操琴贊頌,繼續說道:“困境所含的道理,就好比是從嚴寒到溫暖,經過嚴寒之後,溫暖的春天就會到來,這些只有賢德的人能夠了解,有些人卻不能明白。”子貢問:“為什麼有些人不明白呢?”孔子說:“胸無大志的人只看到眼前,對自己沒有見到的就不相信。而對於敢擔當大任的人來說,不會因外界的壓力而改變操守,因為他們心中有道,所以能高瞻遠矚、智慧深廣,把逆境變為順境。”學生們都受到了啟發和鼓舞,第二天就解除了困境。
孟子提出“吾善養吾浩然之氣”、“其為氣也,至大至剛……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”。認為君子實踐道義、維護道義,任何時候都要保全自己的德性,都不能喪失氣節,這就是大節的體現。孟子周遊列國,所述乃唐堯、虞舜以及夏、商、周三代之德及王道,受到魏惠王、齊宣王等的禮遇,使其行仁政,民心歸附,多次避免了戰爭的發生。孟子在與諸侯王公交往中不卑不亢,表現出高度的原則,當別人問他為何有這樣的勇氣和膽量時,他回答:“彼以其富,我以吾仁;彼以其爵,我以吾義,吾何慊乎哉!”指出不管身處順境還是逆境,都要堅守心中的道德原則,不渝其志,做到“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”。
任何時代都有這樣有風骨的人,他們的事跡永留青史,被後人懷念和景仰。這些人是民族的脊梁,國家的砥柱。他們淡泊名利,志存高遠,為後人做出了楷模。如西漢時的蘇武,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,匈奴首領多次威脅利誘,欲使其投降,先用財富、官位等引誘他,蘇武均義正辭嚴地拒絕。後來又企圖用艱難困苦的生活迫使他就範,將他遷到北海(今貝加爾湖)邊牧羊,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。蘇武威武不屈、貧賤不移,渴了,就吃一把雪,餓了,就挖野果草籽充饑,唯一與他相伴的,就是他所持的那根旌節時刻不離身,白天持旌節牧羊,晚上持旌節睡覺,在他心目中,那根旌節就是漢朝的象征,他要維護國家的尊嚴,時刻不忘自己漢使的身份。蘇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,歷盡艱辛,始終節操不改,終於回到漢朝。蘇武進入長安的那一天,長安城裏的百姓都出來迎接他,人們見蘇武須發皆白,手裏仍然莊重地握著那根已經光禿禿的旌節(日久節仗上的毛都脫掉了),都感動得流下了眼淚。蘇武不辱使命,人們稱贊他“心存漢社稷,旄落猶未還。歷盡難中難,心如鐵石堅”,“任海枯石爛,大節不稍虧。終教匈奴心驚膽碎,拱服漢德威”。
唐太宗有詩云:“疾風知勁草,板蕩識誠臣。勇夫安知義,智者必懷仁。”(《贈蕭瑀》)唐太宗以此詩贈送給蕭瑀,是對蕭瑀的高度贊揚和肯定。蕭瑀為人剛正不阿,淡泊名利,是開唐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。詩中以自然景物為喻,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:在猛烈的狂風中,只有剛勁有力的韌草才不會被吹倒;在動蕩的亂世,可以辨別出誰是忠誠正直之臣。勇猛的人,又如何懂得道義;而有智慧的人,心中必定懷有仁愛。
北宋范仲淹受儒家思想影響,從小就立下“不能利澤生民,非丈夫之志”的誓言,並一生都堅守這一信念,史載其“少有大節,其於富貴、貧賤、毀譽、歡戚,不一動其心,而慨然有志於天下。”他為官則勤政愛民、獎掖人才,居鄉則自奉儉約、樂善好施,修水利、舉人才、置義田、興義學、濟貧困等。他因直言上諫觸怒權貴而屢遭貶謫,但他將個人的榮辱置之度外,仍然堅持為民請命。他闡發孔孟的精神,立身行道,在《嶽陽樓記》中寫下了“予嘗求古仁人之心”: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居廟堂之高,則憂其民;處江湖之遠,則憂其君。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’乎!”他提倡的這種“先憂後樂”的精神成為正直的士大夫立身行一的準則,把人們從物質環境的優劣和個人的得失中超脫出來,掙脫名利韁索,進入無私的境界。史載,范仲淹“每感論國事,時至泣下,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,自仲淹倡之”。
“天地有正氣,雜然賦流形。下則為河嶽,上則為日星。於人曰浩然,沛乎塞蒼冥……時窮節乃見,一一垂丹青。”(文天祥《正氣歌》)詩中寫道天地間有一股浩然正氣,無所不在,無所不包,歷久彌新,萬古長存。正義之士無論在任何時候、任何環境中都不絕改變浩然氣節。南宋右丞相文天祥在強敵入侵,國土淪陷,生靈塗炭的危急時刻,堅持以抗元為己任,在朝主戰,國破舉旗,組織義軍,被俘後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,許諾授予其丞相之職,並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前來勸誘,文天祥絲毫不為之所動,嚴詞拒絕,並寫下氣勢磅礴的《正氣歌》以明志,表現了他的錚錚鐵骨。文天祥寫有“在齊太史簡,在晉董狐筆,在秦張良椎,在漢蘇武節”這樣的詩句,從他對古代賢臣志士光明磊落、忠義英名萬古流芳的贊頌,可以看出他對威武不屈的崇高氣節和愛國精神的推崇。
“萬古綱常擔上肩,脊梁鐵硬對皇天。人生芳穢有千載,世上榮枯無百年。”這是南宋謝枋得與朋友的唱和詩《和曹東谷韻》,表達出自己要以天下為己任,願肩擔萬古綱常的重任,脊梁就象鐵一樣的堅硬有力,對天對地問心無愧。青史留名還是遺臭萬年乃是千萬年的大事,而人間的名利等等不過是幾十年間匆匆而過的事而已。指出君子雖身處亂世逆境,但不為物惑,敢擔當大任,不與社會濁流同流合汙,節操自持,方能無愧於皇天後土。南宋鄭思肖在《二礪》中寫道:“胸中有誓深於海,肯使神州竟陸沈?”意思是在我心中立下了比海還深的誓願,決不讓中國大好河山沈淪,決不能讓華夏大地任人侵淩。充分表現出作者以此砥礪自己堅貞的氣節及憂國憂民之心。
在傳統文化中,古人稱松、竹、梅為“歲寒三君子”,贊美它們經冬不雕的品質,以此來贊美那些在困境中不屈不撓、始終堅持真理和正義的人們。松四季常青,生機盎然,追求陽光,堅毅而持久,有一股“地維賴以立,天柱賴以尊”(文天祥《正氣歌》)的浩然之氣;竹不怕寒冷,也不懼炎熱,冷熱起伏,只會使它顯得更加青翠挺拔,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可以劍拔十尋,枝摩蒼天,“千磨萬擊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”(鄭板橋《題畫•竹石》);梅開在百花之先,獨占嚴冬,香溢早春,冰姿玉立,清逸出塵,被譽為“東風第一枝”,“高標逸韻君知否,正是層冰積雪時”(陸遊《梅花絕句》)。在北風凜冽、萬物雕零的時候,松、竹、梅以其不懼風雪的傲然風骨,為世人展現出高風亮節,向人們傳遞著春的消息,被視為高潔和氣節的象征,這也正是無數仁人志士、正人君子品格的寫照!
(續下文)
發稿:2016年6月11日 更新:2016年6月1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