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陽橋的傳說
打印機版 | 【投稿/反饋】 ◎舒榮【明心網】最近看到紫悅寫的一篇關於洛陽橋的民間傳說頗令人捧腹,細細評味,發現人生也許真的早就安排好了。
在宋朝真宗時代,有個福建福清縣的懷孕婦人,因事渡江來到泉州。不料舟抵中流,忽然龜蛇二妖興風作怪,翻波逐浪,正要把全船吞沒時,忽然空中傳來神明的喝叱:“蔡進士在船中,妖魔不得無禮”。話剛說完,頓時風平浪靜。
全船乘客,個個聽得清清楚楚。可是相互之間一打聽,並沒有一個姓蔡的。只有那個福清縣的懷孕婦人的丈夫姓蔡,乘客認為蔡進士就是那個腹中胎兒無疑了,所以都向她道喜。婦女對此將信將疑,發誓說:“如果我的腹中是個男兒,他將來真的中了進士,就讓他建造洛陽橋。”
數月後婦女產下了一個男孩,取名叫蔡襄。蔡襄後來在宋朝天聖年間真的中了進士。蔡母就將以前在洛陽江中遇險的情形告訴兒子,叫他設法盡快造橋完成誓願。
蔡襄是個孝子,唯母命是從。可是當時的政令,本省人是不能任本省官員。所幸當時宮廷有個太監是蔡襄的好朋友,就替他想出一條妙計:在得知皇帝要到後花園遊賞的時候,趁機用毛筆蘸著蜂蜜,在芭蕉葉上寫著:“蔡襄蔡襄,本省作官”八個大字。
因為那字是蜂蜜寫成的,頃刻間吸引了無數的黃蟻叢集在蜜上。當皇帝無意中走到芭蕉樹下時,忽然看見螞蟻排成八個大字,不覺很奇怪的朗誦了數回:“蔡襄蔡襄,本省作官”。那太監立刻就代皇帝傳下一道聖旨,令蔡襄往任泉州知府。等皇帝知道,要責罰太監私傳聖旨之罪的時候,太監卻說:“這可是您親口說的,君無戲言啊。”因此蔡襄得以回本省做官。
自到泉州上任以後,蔡襄日夜不忘達成母親的建橋宿願,可是洛陽江中的波浪日夜洶湧,怒濤拍岸。任他絞盡腦汁,橋梁的石基總無法安填。別無良策,只好請神明幫助。
一天,他寫好了一張送給龍王的公文後,便升堂向眾衙役問道:“你們誰下得海?”湊巧有個差役姓“夏”名“德海”,上班前多喝了幾杯酒,正有點迷迷糊糊的時候,忽然聽到知府老爺叫他的名字,急忙跪地說:“小人是夏德海,不知大人有何差遣?”因為“夏德海”與“下得海”同音,蔡襄聽了不覺把頭點了兩下說:“你既是下得海,限三日內,把這公文,送給‘東海龍王’。違令者打三百板屁股。”說罷便把文書擲下,宣布退堂。
可憐夏德海驚得魂飛魄散,垂頭喪氣的回到家中,喝了個酩酊大醉,然後踉踉蹌蹌地跑到洛陽江邊,準備投河自盡,完成此一特殊公案。
不想走到江邊,酒性上湧,竟醉倒在沙灘上了。翌晨醒來一看文書,已經和昨天的那張完全不一樣了,他知道有些神跡顯現,便歡歡喜喜的跑回衙門,把昨夜的情形一一稟告。
蔡襄急忙把文書打開一看,文書上面只寫著個“醋”字。他思索了一回,便悟到龍王是叫他在二十一日酉時填基,於是蔡襄急忙預備石料按神的旨意動工。
至今洛陽橋南的蔡襄祠內,也供奉著夏德海像,他手中還捧著“醋”字的文書呢。
註:洛陽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橋,建於北宋皇佑五年(公元1053年),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。它不僅規模宏偉,而且建築方式奇特,堪稱是世界建橋史上的一個奇跡。
發稿:2008年10月24日
更新:2008年10月28日